小德蘭學堂伴讀 故事繪本記錄童趣
【愛幸福雜誌/葉佳慧】
「小朋友,你們的夢想是什麼?」,頭戴紅帽、身著紅衣的聖誕公公小木偶,還
來不及把話問完,呵呵呵的聲音就淹沒在一群激情異常的小孩喧譁裡。「我希望可以
不用寫暑假作業」、「我希望生日收到很多禮物」、「我想要當巫婆」、「我想吃冰
」、「我想當裁縫師」……,每個小朋友都很認真地大聲回答,各種千奇百怪的「夢
想」回盪在教堂裡。雖然不知道上帝聽了這些夢想是否會傷腦筋,而身旁這群信義志
工們則熱情地幫小朋友們用繪本記錄下人生的夢想。
永不間斷的愛心公益
盛夏午後,信義志工「多揹一公斤」行腳走入台北市萬華區的「小德蘭學堂」,
為兒童們帶來文具用品、童話書及幸福夢想,活動發起人是信義房屋業八區執行協理
謝宗憲,他向總公司主動聯繫,希望業八區同仁們在工作之餘,也能為鄰近社區盡份
心力;更特別的是,此次有意義的活動還熱情邀請了成交客戶共同參與,傳遞「社區
一家」里仁為美的真諦。
活動前,信義房屋中山南京店孫郡遙經理更親自到小德蘭學堂拜訪神父,探詢小
朋友的真實需要,再發動中山區、大同區等16家信義房屋分店與商圈客戶一同募集愛
心物資,甚至有些同仁自掏腰包為孩子添購所需物品,大家共襄盛舉做愛心。
手心向下的志工熱情付出
信義房屋同仁們透過親自參與關懷行動,發現原來每個人具有「給予」的力量,
只要略盡個人一己之力,竟能讓他人獲得幸福。當看見他人臉上展現出的幸福表情時
,內心的幸福感也會源源不絕的不斷湧出,如此正向的回饋,更令人樂於付出。
當手心向下,願意幫助別人時,為了能給予他人更多,你將會發現,自己也擁有
源源不絕的力量。當每個人都使出一點微薄力量,最後這些小小力量也終能匯聚成巨
大能源,而這種投資報酬率並不是數學公式算得出來的,因為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
存在價值,也都有個人無法估量的無限潛能,這些潛能都會在最適切的時候被挖掘出
來。
萬華小德蘭學堂
台北市萬華區的小德蘭天主堂,以關懷弱勢族群、恢復家庭價值、提升民眾對社
區服務的意願,從而建立祥和而溫馨的社區家庭為宗旨,為低收入戶、單親、貧困、
隔代教養、新住民、失業等經濟弱勢家庭展開兒童課後生活照顧服務。小德蘭學堂獲
得2010年信義房屋「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經費獎助,目前已服務42戶弱勢家庭、
65位弱勢家庭子女。
臺灣農村歌舞小戲—牛犁陣
【文/劉正義、藍忻怡】
2012年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中,來自高雄小林村的劉正義先生,訴說小林村的
村民因八八風災而無法返回家鄉,因此在計畫內容提出欲以小林村傳統的牛犁陣來凝
聚與聯繫村民間的情感,希望透過牛犁陣的文化傳承讓居民再次活絡彼此間的感情。
但究竟牛犁陣是什麼呢?據劉正義先生的說法是來源已不可考,不過牛犁陣的起源跟
台灣鄉村的農耕文化有關,研判小林村牛犁陣的由來是受漢化影響而來。
牛犁陣又稱駛犁陣或駛牛犁,是臺灣農村自發性地方歌舞小戲,為農民於閒暇時
的遊藝活動,內容活潑逗趣,充分反映農村生活中輕鬆愉快的一面,以下從四大面向
說明:
一、音樂與樂器:
牛犁陣演唱方式有對唱,也有合唱;演出內容、唱詞、動作、道具及場地等都不
受限制,但旋律固定,歌詞必須押韻。牛犁陣所使用的樂器主要包括殼仔絃、大廣絃
、二絃、笛、四塊及嗩吶等南管系統樂器,部分演出團體則加上月琴及鐘仔等。
二、劇目
牛犁陣雖無固定劇本,但仍有常演劇目,如《十月懷胎》、《送君》、《秋天梧
桐》及《看牛歌》等。由於表演形式以及演員的裝扮,與車鼓陣有許多相近之處,因
此有人把車鼓陣和牛犁陣視為姐妹陣。
三、道具
牛犁陣基本道具,包括一個紙糊牛頭,牛頭兩側各掛數枚鈴鐺,牛角纏紅布,而
頭頂貼兩道神符,目的則在避免觸犯牛神。
四、演出場合
牛犁陣大多在廟口或街頭演出,表演時多採一問一答,配合滑稽動作,傳達農村
社會快樂、活潑的一面。目前臺灣牛犁陣的分佈,以臺南、高雄、屏東等農村地區為
主;雲林、彰化及臺中等地有零星分佈,臺中以北則少有所聞。
詳細資料請參閱:台灣傳統戲曲網站。
以上小小的建議供大家參考囉!如您有相關或是其他的小知識,非常歡迎您來信分享
唷!社區一家E-mail:taiwan4718@gmail.com
見學紀實-四方報
見學時間:2013.04.09(二) 見學主題:四方報
【文/劉淑萍】
「如果可以選擇在家鄉工作,又何必離鄉背井來到陌生的地方呢?」當我們離開自
己生長的地方外出工作,除了對工作環境、薪資、前途有所期待之外,同時也對當地
的環境以及鄰里情感也有正向的想像,當然是希望可以遇到好鄰居、好朋友、一個可
以了解我們家鄉文化的朋友;我們何其有幸,雖然外出工作,至少有相同的語言可以
對話與溝通,距離雖然遠,但還能透過各種陸上交通工具回到家鄉。然而,對於長期
待在台灣的外國人而言,同樣的想法,卻遭遇不同的對待方式。
幾十年前,創辦人成露茜博士先在美國加州發行了一份新移民母語刊物,上面印
了英文、中文、西班牙文,讓當時在美國的華人、西裔移民,有一個小小的窗口了解
美國社會,同時也能一解思鄉之愁。而2006年第一份《四方報》在台灣發行,只為了
延續當年在國外為華人所做的事。
這天的見學活動,我們很高興可以跟《四方報》的工作夥伴一起談辦報的心得。
為了尋求外語編輯人才的故事之外,還有在各地宣傳時,來自讀者回饋給他們的小感
動。發言人雲章跟見學的夥伴分享了這份刊物帶給他們感動的一些小故事,我舉其中
一則簡述:曾經有位在台灣工作的外籍女性勞工(以下簡稱為A君)來信,在A君工作的
場所遇到了一個對她很好的台灣人(以下簡稱為B君),A君很困惑是否要接受對方的感
情,於是她鼓起勇氣寫信到四方報詢問大家的意見,後來有許多讀者回信給A 君,也
給了她一些意見。雲章告訴我們,在幾年後的一次宣傳,她們覺得有位男士抱著小娃
娃前來感到好奇,一聊了之後才知道,原來他就是B君,也終於讓工作夥伴知道了最
後美麗的「結果」。
我想,社區裡都會編纂著一些記載著社區故事的刊物,可能裡面有在地知識、聯
絡感情、宣傳訊息等內容,或許只是一份簡單的小刊物,可是意義卻是深刻的,因為
在這個背後,代表著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這次的見學活動中讓我感受良多,四方
報的總編輯張正與發言人廖雲章發揮了他們在媒體界的專長,珍惜了他們所擁有的這
項公器,讓許多在角落的小聲音可以被重視、被聽見,也消除了一些問題的發生,我
們都明白,這雖然不是一份主流的報紙,可能您我都沒看過也沒聽過,卻可以讓遠渡
重洋來台工作的勞工們或新移民透過文字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與鼓勵。
更多見學活動照片,於社區一家官網及facebook粉絲團唷!
5月份見學活動陸續於社區一家官網公告
社區一家十年好幸福
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於2013年已達第十年囉~在十年的過程中能夠和來自各地
的社區夥伴相互學習與成長,相信是大家心中最寶貴的經驗及回憶;一路以來社區夥
伴們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努力實踐,在執行計畫的當中有歡笑、有淚水,但辛苦過後,
看見彼此臉上的笑容,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這重要的里程碑中,希望能夠有您的參與,讓我們繼續學習與成長並且一起創
造出更多的幸福! 2013 活動辦法http://www.taiwan4718.tw/event.php 可於社區一家官網
點閱,線上報名系統http://www.taiwan4718.tw/login.php也開放報名囉!歡迎社區夥伴們
提出自己的夢想,若是有認識的社區夥伴想報名參加,也請不吝分享此訊息。
任何計畫相關問題可來信 taiwan4718@gmail.com 或來電0800-884718詢問社區一家工作
小組。
「Me棗居的半農生活」志工活動紀實
【文/吳佳榕】
踏入蜜棗居的第一步,讓人忍不住想大口呼吸,山嵐的美景、清新的空氣,暫時
把工作的煩惱拋在一邊,這次信義志工來到苗栗縣公館鄉蜜棗居,Me棗居由陳淑慧女
士與家人共同經營,因雙親年邁,再加上台北的氣候不佳,於是從繁華的台北市公館
舉家遷居到純樸的苗栗縣公館石墻村。
今天的志工活動,在淑慧姐全家帶領下,志工們捲起衣袖、拿起工具、開始工作
,工作內容有清理雞舍、翻堆肥、刨除雜草,以及為紅棗樹剪刺…等農場整理,活動
的過程中,還有遠從法國來的志工與農場的四隻可愛牧羊犬,也一同開心參與。
這次活動對參與的志工們而言,可說是農作初體驗,親自參與過程才能真正體會
到農民的辛苦,農場主人淑慧姐說:「感謝企業願意扶持我們農民,只要我們堅持對
環境友善的耕作方式,適地適種,援兵就源源不絕。」淑慧姐修剪紅棗枝的身影,讓
我們看見她的熱忱與堅持。感謝淑慧姐全家動員,帶領志工們體驗難得的農務經驗,
工作後喝著熱呼呼的紅棗茶,溫暖著雙手,也溫暖了我們的心,原本要幫忙種植芋頭
苗,可惜前些日子的雨水還來不及排出,但我們已約好中秋過後要採收芋頭,期待再
相見!
為愛轉動小確幸的距離
前期報導:1999年,南投縣中寮鄉因九二一大地震,震垮了房屋與斷裂了土地,
2001年7月6日匯集眾人愛與力量,龍眼林福利協會於焉成立,協會成立至今以12年業
務包括社會福利服務、社區總體營造、在地農產行銷。2012年12月22日透過社區一家
幸福公益平台,獲得台中市太平區悟饕池上飯包負責人陳女士捐贈一輛中古車,提供
社區老人照顧關懷送餐服務(過程記錄請參閱社區一家電子報第42期幸福公益報導)。
2001年7月6日匯集眾人愛與力量,龍眼林福利協會於焉成立,協會成立至今以12年業
務包括社會福利服務、社區總體營造、在地農產行銷。2012年12月22日透過社區一家
幸福公益平台,獲得台中市太平區悟饕池上飯包負責人陳女士捐贈一輛中古車,提供
社區老人照顧關懷送餐服務(過程記錄請參閱社區一家電子報第42期幸福公益報導)。
【文&圖-社團法人南投縣中寮鄉龍眼林福利協會/廖振益】
「謝謝喔!有車載真好。」長輩滿懷感謝的從車上下來,除了謝謝每日接送的司
機先生外,也謝謝這台每天載他們上下課的「小綠」。透過社區一家幸福公益平台,
協會收到善心人士慷慨捐贈的一輛車子,深綠色的外表讓它獲得小綠的名號。自從小
綠加入協會的服務團隊後,原本礙於距離限制的長輩也能夠來參加活力站的課程,使
長輩增加社會參與和互動,健康了長輩的身體與心靈; 透過小綠送餐、送物資,大大
的提升送餐員與社工執行服務時的安全性,讓更多處在深山的長輩能夠獲得服務與關
懷。感謝社區一家幸福公益平台的協助,更感謝善心人士願意將狀況不錯的車子捐贈
給協會,除了協助協會服務的運作外,更象徵著社會對於偏鄉長輩們的關心,將愛不
斷延伸,讓即使身處偏鄉的長輩們也能深刻感受到社會關懷而備感溫暖。
如果您是企業,願意與我們一同讓幸福延續;或者您的社區有任何急迫性的需求;歡
迎與我們聯絡,相關訊息請洽詢「社區一家幸福公益平台」02-27228229,
taiwan7191@gmail.com。Facebook粉絲團
●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歡迎各地社區夥伴不吝來信至taiwan4718@gmail.com,可為您於社區一家官網進行社區
活動宣傳,更多最新社區活動訊息~請詳見社區一家網站